编者按: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愿景、发展战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部会同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在校园网开设“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访谈”栏目,阐述二级学院“十四五”期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的系统谋划、具体举措与实施方案。今天,刊发对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陈丰杰、院长汪国军的访谈。
记者:陈书记您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唐峻所作的报告从10个方面回顾了学校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客观真实,催人奋进。请您简要介绍外国语学院在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
陈丰杰:学校一次党代会以来,外国语学院院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头雁作用得到发挥,带领全院师生努力奋斗取得的突出成绩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办学规模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规模从500多人发展到1200人左右,培养出孙玉晴、王思雨等全国、全省先进典型人物。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有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有成效。采取引培结合、以培为主策略,引进博士2人,硕士5人;培养博士10人;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9人,师资队伍结合进一步改善。三是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院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襄阳市文化宣传册翻译、诸葛亮文化节、基础英语教育、文化古迹整理等项目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记者:汪院长您好,学校党代会报告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力推进应用型一流本科教育”,学院如何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一流的英语教育?
汪国军:外国语学院始终秉承“举全院之力办好大学英语,提高贡献力”的理念,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继续加大教授、博士培养力度,优化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结构。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搭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平台。坚持教书育人第一要务思想,坚持师德师风底线思维理念,营造“人人争做好老师”的氛围。
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倡导全员育人、协同育人思想理念。坚持学校协调、院院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教学与管理的同步。实施学风建设项目,贯彻落实“学生学习第一要务”思想,坚持开展“三风建设”“提效年”“再落实、再提效”等主题年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改革教学模式。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为基本依据,体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明确学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突出大学英语的教学重点。融入信息技术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广采用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课程思政,落实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与学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作用,提升大学英语的学习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坚持“教师、学生、平台、资源”等一体化思维,坚持“管理、学习、成效”综合考评方法,形成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
记者:学院要如何依托“十四五”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立项建设契机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采取哪些措施加强硕士点对标建设?
汪国军:“十四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依据学校和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融入文传学院“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发挥外国语言文学作为支持学科的优势,做好中国语言文学的传承和传播方向的研究。一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推进学科团队成员职称、学历学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二是按照省一流学科建设标准,通过积极的政策导向,采取有力措施,提升学科团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高水平教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三是明确推进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时间节点,协助推进省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十四五”期间,外国语学院将锚定翻译专业硕士点这一建设目标,结合硕士点建设指标内涵,学习对标校内其他学科以及其他院校翻译硕士点建设经验,找差距,补短板。建立一支高质量的翻译教师队伍,为硕士点建设积蓄师资力量。
记者:学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努力提升科技成果的‘代表性’‘突破性’‘支撑性’‘应用性’”,要“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增特色”,外国语学院的科学研究存在哪些短板和弱项?将如何“补短板”“强弱项”?
汪国军:一直以来,外国语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博士、教授高层次学科领军人才匮乏,学术团队力量薄弱,国家级项目、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匮乏。
未来五年,外国语学院将通过以下举措“补短板”“强弱项”。一是坚持高校教师既要做到教书育人,又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工作理念。建立科研团队,加强团队协同,产生带动效应,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坚持校外校内专家线上线下定期(一月一次)讲座形式,坚持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二是成立国家级项目申报团队和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申报团队。项目团队由教授、博士和部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硕士组成或柔性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入团队;厘清项目选题思路,写好文本;“走出去、请进来”,请专家指导,提出文本修改意见;提供专项资金进行资助。三是发挥外语学科的特点,放眼国外高水平刊物,发表高水平文章。利用国外学习交流活动或攻读博士学位机会,发现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文章;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学院讲学,提供课题,或由国内专家教授推荐课题,研究发表高水平文章。
记者: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教授博士178人,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15人,资助教师赴境内外研修访学240余人次,人才结构持续优化。请问贵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为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汪国军:外国语学院坚持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工作理念,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服务好人才。一是学院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人才做好各种服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二是加强人才中心建设,做好拟引进人才储备、沟通与交流,保持长期联系,坚持不懈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建立教学科研团队,提供教学科研平台,明确研究方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强教学科研成果产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项目、成果等进行资助。四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合作交流活动,实施知识更新工程,坚持国内访学、国外进修交流常态化。
记者:请问学院如何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陈丰杰:外院党委将认真落实党代会报提出的“坚持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要求,坚定不移推进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学习引领,发挥“头雁”作用。二是抓好支部建设。以思想建设为基础,落实“五个到位”,抓好支部“双创”,抓好党建基层,打牢党建基础,发挥“堡垒”作用。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和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办学治院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审核:尹力、李恒威、任强、秦鑫、于博
责编:卜润慧 余芳 秦军荣